首页观后感 正文

一代宗师影评

日期:2014/8/4 分类:观后感

  一代宗师影评(一)

  周五一个人看了一代宗师,对的,一个人的周末,看电影,我觉得这种格调比较适合看王家卫的电影。看电影前一个发小说:“网上说这部电影文艺青年看哭了,普通青年看睡着了。”我喜欢有争议的东西,就像矛盾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这是一部向中华武术致敬的文艺片,传承了王氏电影一贯的风格,在内地上映是它最大的喜剧也是最大的悲剧。这是我对这部片子的总体评价,为什么会这么说,稍后我会说明。

  首先要谈的是立意,这部片子没有大谈宗师是如何成为宗师的,因为宗师成为宗师的套路都差不多,这部片子主要写的是宗师成名之前。要成为宗师,首先是要有过人的“想法”,志存高远方得始终。而宗师并非神话,这里的宗师是个人失败过,也遇到过生活的问题,也有感情。这比叶问那种纯粹的武打片,至少在我看来,要好许多。谈到叶问,就不能不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代宗师到底是谁?叶问肯定是,这是最明面上的解释,叶问是一条主线,他带着我们经历了那个时代,把所有的情节串了起来,这是第一层的含义。第二层是什么?第二层是宗师一代,无论是宫家老爷子,还是其他宗派的掌门,他们都是宗师,信奉者统一的武道,都是那个时代传承者。第三层是什么?还是一代宗师,这个重点在一代上,仅仅也就是那一代了,一代之后,再无宗师,这是那个时代的选择。

  说到时代,就不能不说宗师出现的环境,环境是什么?就是江湖。这里面至少有三个江湖,民国时期的没落江湖,抗战时期的风雨江湖,香港的末路江湖。民国时期的江湖是没落的,那广阔自由的天地已经仅仅局限在了“金楼”里,对那时的大侠来说,这样的江湖本就是一种悲哀。于是他们放眼整个武林,无论是“北拳南传”还是“南拳北传”都是为了让中华武术在枪炮横行的时代传承下去。但那个时代的江湖人保留着最原始的道义,金楼搭手前的前辈们指导,便是最好的武道。抗战时期的江湖是风雨飘摇的,宗师们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肃杀之后,尽是凋零,但这个时代虽然江湖形毁,但是江湖的精神还在维系,所以导演并没有在此浪费过多的笔墨,而是把这个时代的特写留到了十年后。十年后的江湖在香港,是末路江湖。这个江湖只停留在一个个的招牌中,江湖规矩、师脉传承均以崩塌,就连江湖人也开始了改变。一线天开了理发店,小沈阳来收保护费,后来改成了拜师。很多人觉得这段是多余的,在我看来这段并不多余,至少这是王家卫所无法回避的,读懂这个情节也就读懂了香港的两大组织——武师和黑帮。这里面似乎少了一个时代,没错,解放战争时期的江湖。影片中明明白白提到过解放战争时期,为何没有?我觉得很可能是被审核掉了,以至于一线天的出现那么突兀,好像没有任何缘由就出现了,我更期待4个小时完整版的一代宗师。

  接下来说规矩,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规矩,江湖在,是因为规矩在。宫老先生金盆洗手找人搭手是规矩;许了人的姑娘不能代表宫家是规矩;奉了道不结婚不留后不传艺是规矩,点颗烟必须抽也是规矩。在今天大多数国人看来,这些个规矩有点怪,这便是这部片子在大陆上映最大的悲哀,你跟一群不信道的人谈武道,能获得什么呢?有人说赵本山的出场是多余的,我只能说他们真心没看懂,他象征着规矩本身,他跟宫老先生一明一暗是因为门派的规矩,他对叶问说:六十四手你一手也见不着。这也是因为规矩,但他,也有他的无奈,最后的点烟是规矩最后的守护者一点点的尊严,是那个时代下为数不多的还在坚持的宗师。你不能说他错,也不能说其他人错了,因为那个时代是末路江湖,是规矩崩塌,是重新整合的时代。

  再来谈谈情,“夜里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宗师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感,这一段三角恋中,其实包含着相濡以沫和相忘于江湖的两种情感。宫二是个信奉规矩的人,而叶问是个守规矩的人,这就注定了叶问看了半生看不懂宫二。这段纠结的相忘江湖啊,宫二问:十年前的夜里你为什么不来?我替她说下去:你是我爹南方隐退的搭手,由你来报仇也许更合适,若你真的来了,也许,我现在已经委身于你。宫二信奉着规矩,一辈子守着她的承诺,他呢?他是爱她的,不然不会保留了那颗扣子那么久,但叶问是个守规矩的人,守规矩的人注定不会出现,十年前他错过了她,十年后,他已经开始摈弃了规矩,却离那个信奉规矩的她越来越远。而她,我想也并非完全是因为规矩,在那次决斗后,她受的重伤应该是留下后遗症,以至于她最终选择了放弃。也许一个转身,便能成就一段美好,然后终究,我们都没能等到那一刹那。在纠结的一生中,另一个相濡以沫的人,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最后说说招式,这是我最想看明白的地方,我觉得王家卫应该在招式上下了很多功夫,这些招式如果是练武的行家来看也许更能看出门道来,可惜,我没练过武,如果某人能够把影片中所有的招式写出来并解释其中的精髓,我想,我们也许能挖掘出更多的东西来。可惜,我们只能看看那些招式,觉得很热闹而已。然后导演似乎并不死心,他点明了老猿挂印这一招,做了特写期待引发更多的理解。所以我说,这是一部向中华武术致敬的文艺片,不仅在情节上,在招式上也下足了功夫,力求留下每一门派的东西,所以影片里的打戏部分很精彩,可惜终究是没有那么深的底蕴,算是一点遗憾吧。


  一代宗师影评(二)

  很遗憾没能在电影院里看《一代宗师》,因为先看了一些剧透的影评和观众差评,先入为主的认为不过是一部跟风的《叶问》系列,对于南拳的拳师,香港的电影拍了太多太多,不论是七日鲜时关德山饰演的黄飞鸿,国人初看港剧时黄元申扮的霍元甲,亦或黄金时代李连杰中西合璧的新派黄飞鸿,到现如今独挑大梁的甄派叶问,武侠片实际就是国人在科技远远落后西方,近代文明再难执牛耳时找到的心里慰藉,正所谓,你有科技我有神功。看起来各有各好,实际上,西方是真正的近代文明,而我们则一直是在发扬阿Q的精神胜利法。君不见不管是霍元甲、陈真还是霍东阁总会和日本女人牵扯不清,各路大侠扬名的途径和故事的高潮不外乎是痛扁外国佬。可现实里,老外船坚炮利,两万联军足以横行神州大地,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还珠楼主创造的武侠、仙侠世界里驾着飞剑聊以自慰了。

  《一代宗师》是不是也走大侠痛扁外国佬的万金油桥段呢?一看之下,我被深深吸引,其实这不是一部某某大侠的系列片,而是大陆武林南传香港的史话。被人诟病的主角不突出,三个人物都交代不清,走马观花的缺点,恰恰是本片最成功的地方。因为,这部片子,不是叶问传、不是宫二传,不是一线天传奇、更不是打酱油的赵本山、小沈阳师徒的二人转,而是香港近代武林的发源。叶问作为一个不挂招牌,不开武馆的武师,只教自己看得上的人,因为他认为学武不是买菜,不能有教无类;宫二则是流落香港,心灰意冷,宁愿家学失传,不愿再入江湖;一线天则是走打流氓立威,开馆授徒的武夫路线。三条线交织之下,中原武林的拳法、做派就流入了香江,从此,香港也有了武林。

  如果电影改一个名字,观众抛开叶问去看,那么这将是一部中国电影史上开山立派的影片,一部讲述近代武林传奇的半纪实电影。作为编剧的徐皓峰成功地把自己文学作品中的纪实风格引入了影片,简介犀利的台词,武林门派的规矩一一呈现,佐以王家卫的迷幻色彩,就是武林那种令人迷醉的气息补面而来,其能不为之浮一大白。

  武林和江湖不一样,前者真实存在,后者看不见摸不着。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说是九十年代后期,大陆功夫高手参加泰国搏击比赛,折戟沉沙不算,还多有折臂断腿的打败。为此,国家曾下令要痛下决心训练一批绝世高手去争回面子。未曾想,一个旅居美国的螳螂拳门人教的一个白人徒弟,连续蝉联该项赛事冠军。为啥子,老外练拳就行,我们就不行呢?

  《一代宗师》有这样一句台词“千拳归一路”,此话深得我心。中国的武功(不是飞来飞去的那种)最早的时候叫做武术,后来民国时期开始叫国术,不管怎么变都有一个“术”在里面、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术”字,日本在奥运会上的金牌大户柔道在明治维新前就叫做柔术的,当美国人佩里轰开日本国门之后,日本的部分柔术流派也开始求新求变,具体的过程一点不比政治革新简单,这里不做熬述,改变的最大一点就是把“术”改作了“道”。不要小看这一个字的变化,以前柔术就是一门防身的技法,为的是在搏斗中战胜对手,保存自己,而变成柔道就加了些玄之又玄的味道在里边,似乎很是上了一个层次。大约相当于煎饼摊和蓝月亮饼业工作室的区别,当然这是对外人,尤其是文化以外的外族人介绍时自抬身价的普遍做法。以柔术本身来说,由术而道,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很多反关节技,也就是说柔道杀伤力变小,更适合体育竞技和强身健体,再也不是一种杀人的技巧了。

  与柔术相类似,武术创立的目的是为了杀人,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杀人的技巧也是千锤百炼,原始人用大棒子互相殴打,后来改用青铜器,再后来有了铁器,当双方装备差不多时,杀人者和被杀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技巧,于是中国人发明了武术,终极杀人技巧。最早时的武术都是用器械,简单来说就是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这些个十八般兵器,脱胎于马上对决,两人见面都是一闪而过,胜负也在这一瞬间决定,很有些古龙小说里的味道。

  盛唐时期武术达到了最盛,君不见,诗仙李白16岁闹市仗剑杀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杀人的水平直追职业杀手。可惜到了明清时代朝廷大力禁止民间习武,于是就有了《一代宗师》里刘询所介绍“脱枪为拳”的形意拳,不是说拳头比刀子好用,而是人家不让你用,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拳头了。

  世间万事万法究其根本,大体相同。所谓千拳归一路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武术的目的就是杀人,怎么能又快又利索的干掉对手保存自己,就是练武的目的。打倒对手无外乎速度、力量和技巧三者结合的效果,不管是咏春、八卦还是形意,最终的目的就是击倒对手。咏春的速度非常快,据说是因为开创者是女人,力量不足只能用速度弥补,这就好像电子游戏中人物的设定,速度快的力量一定不会太大,比如我们看甄子丹演的叶问快速打击日本鬼子的片段很过瘾,几十拳干掉了一个,换做泰森,估计一拳也就KO了,但是泰森的速度肯定比不上电影里的叶问,可以这样比喻,叶问打的十拳和泰森一拳的杀伤力一样。如果只是考虑速度和力量的话,高手PK,双方一登场基本就胜负已分了,为什么,力量和速度从外观是可以看出来的,至少八九不离十。这时,至关重要的就是技巧,举一个比较邪恶的例子,一拳打出在力量和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攻击的目标决定了攻击的效果,同样一拳打在胸部和打在下阴,又或者打在鼻梁、眼睛、太阳穴,造成的伤害绝对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被神话成泰山北斗的少林有撩阴腿,武当太极拳有指裆捶,咏春、八卦还有一路拳专门戳眼睛了。(m.lizhi.com)如何有效的打击对手的要害,避开自己的要害,这就是武术的技巧。入选小学课本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很好的武术指导手册。鲁智深和镇关西两人从外貌描写上似乎差不多,体格相仿,速度和力量应该相差仿佛,单从攻击力上来说,镇关西有刀在手,可能还强一点点,当两人放对,鲁提辖不过就势按住左手(郑屠右手有刀),望小腹上一脚(直接攻击下阴),随后三拳,第一拳鼻子,第二拳眼睛,第三拳太阳穴,匪号“镇关西“的郑屠就呜呼哀哉了,而鲁提辖不过打死人之后惊出了一声冷汗,可以说毫发无伤,这就是武术中技巧的作用。

  众人相搏,最快的解决对手就可以保存体力,应付下一个对手,从而实现以少打多,所以一上来就要打的对手丧失攻击力。《叶问》中甄子丹一对十的打戏,就深得武术三味,君不见,基本上就是踢关节,打咽喉的毒手,几秒一个,绝不拖拉。如果一上来就抓对方腰带试图将其摔倒,既费力又耗时,哪里有掰断手腕,戳瞎眼睛来得干脆呢?因此,柔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杀人,改变了这一目的,也就成了柔道,华而不实了。

  如果看完这部电影,你还觉得这不是人物传记,至少不是叶问传,那么唯一可以吐槽的就是本片的名字起的偏了,压根不应该是《一代宗师》而应该是一波宗师或者是宗师时代才对。

  叶问连闯三关取得代表南方武林的资格,第一关的八卦掌就有“拆祠堂”的手法,寓意是告诉他,八卦手法毒辣,需多加提放。第二关刘勋一套形意拳,意在提醒叶问,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形意,刚猛无双,不可正面对攻;第三关刘家良的杂家猴拳,是在暗示拳怕少壮,宗师就是老头子,全力抢攻,可事半功倍。这一段体出现了不同流派,不同武者,不同建议,这才是武林,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一横一竖”站着的才是对的。

  宫二挑战叶问,侥幸赢了一招,后来断发明志,终身不嫁,挑战叛徒马三,报仇雪恨,讲的是武林规矩。

  一线天本遇到小混混三江水,一招八极拳“打人如挂画”,扬名立威从此开了武馆,讲的是武者的生活。三个武林中人的故事组合起来成为了近代武林的传奇。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