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崩》读后感
时间:2018/11/1 15:18 分类:读后感
《秦崩》读后感
文/陌上吧主
兴致所至,重读《秦崩》,忽觉万事万物之中契机之重要性。
读刘邦自小品学兼优为邻里称誉,却在成年后变成一个聚众生事,浪荡乡间的不良少年。史书中并无记载是何种契机导致了这一变化,但不可否认,必然是经历了一些事或是遇到一些人才最终使他走上了游侠之路。
秦灭楚时,刘邦已经32岁,因秦为法制国度,不再允许游侠存在,这个已经年届中年的不良少年竟然又通过考试成为新朝代的公务员,在三十五岁时出任泗水亭长一职。他的交际圈子由地痞流氓变成了政府小吏,这也为他后来起兵积累了很多的人脉资源。
再看信陵君窃符救赵,魏王懦弱,不敢出兵对抗强秦,但信陵君看出赵魏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毅然采纳门客建议,窃兵符以救赵,这一举动虽未能最终阻止秦灭六国之命运,但也使其脚步延缓几年之久。我在想,如果信陵君知道秦国最终是要灭掉六国称霸天下的,他还会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此举?于他而言,在当时情况下,只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让他最终做出了窃符的举动。
个人也好,朝代也罢,其命运之走向,多有意外之处。也许曾经思虑万千想要做出的决定,最终会因为一个偶发事件改变走向、加快进程或者干脆无法进行。回想自己这三十多年来的人生历程,深思熟虑之决定甚少,但凡能称得上是转折的重大事件皆由意外契机造成。
都说读史明智,其实倒也不然。回看这些已成过往的人和事,总有豁达从容之感,看着每一个由农民变成地主的帝王将相重复着过往朝代的故事,我们也许更能看透作为人来说的劣根性。
记得之前读《纸牌屋》,作者说厄克特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永恒的劣根性,我却不认同这种看法,劣根性不是某个人所独有的,它属于“人类”这个群体。自私、固执、贪婪、好奇、怯懦、犹豫、残忍、狠毒等种种,只要有人的地方你自然能找得到这里的某一特征。厄克特最终用生命为代价以满足自己和妻子的贪婪欲望,最后一击于他而言颇有点英雄末路之感,有点像项羽。区别是项羽是“好人”,厄克特是“坏人”,可是史学家说好人当不了的皇帝。
写到这,突然想起高俅,他曾经也是个一心报国、雄心壮志的优秀少年,又是何种契机让他最终变成了一个遗臭万年的奸臣呢?
人生路短,契机难求,顺势而为,乐得其中!
-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