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 正文

红楼梦第四十回读后感

时间:2017/5/31 10:10 分类:读后感

  红楼梦第四十回读后感(一)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花袭人虽不如薛宝钗、林黛玉般是府中的小姐,但在大丫鬟里无疑是戏份最多的一个,也完全称得上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有句话说“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袭人同薛宝钗一样是封建传统美德的典范,不时规劝宝玉要读书上进,她不只一次地照顾宝玉,帮助宝玉,她在宝玉被打后对宝玉悉心照料,在回王夫人话时却说“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可见袭人又不完全是个宝钗,不可否认,她的确是爱宝玉的,只是这份爱被遮在封建礼教的背后看不真切。

  说她拥护封建礼教,其一,是早在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中就提到“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想法,与她的身世有关,从小就被卖进贾府,受到的是封建思想的熏陶,被灌输的是封建礼教的规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贾宝玉“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时会毫无反抗。其二,贾政毒打完宝玉后,袭人更是提心吊胆,害怕宝玉又做出什么其他的“浑事”来,直接向王夫人建议“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怕的是与林、钗二人的男女之分,这也是维护封建礼教的一大表现。

  说袭人爱宝玉,其中一个表现在宝玉踹袭人那一脚上,袭人倒反忍着疼想要“人不知鬼不觉”的,这也说明袭人是不想让宝玉惹出什么祸事来的。

  但是宝玉和黛玉是典型的反叛者,与封建礼教本就是火与水的关系,本不相容,袭人却不自觉地想要二者兼得,其结果就是小说里写的那样嫁给了蒋玉菡,虽在别人眼中看来袭人的归宿与黛玉、晴雯等相比已算非常幸运的了,但在从小就认为自己能顺理成章地服侍宝玉一生的自己眼中,这样的结局就像是一种从很高的天空重重摔到地上的痛,这种内心的折磨在她自己看来比从来没有进过贾府,从来没有遇到过宝玉更难受。


红楼梦第四十回读后感(二)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红楼梦第四十回读后感(三)

  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的宴席场面,其聚焦人物刘姥姥,不正是喜剧中的悲剧人物吗?一方面她凭借着扭曲和丑化自身的方法来讨得主子们的欢欣,实在令人生厌;另一方面她能与贾府中的金枝玉叶同餐共饮,敢与贾母说笑打趣,并不是她刘姥姥有什么(m.lizhi.com)能耐,正是恰好填补了主子们的精神空虚,是主子们的取笑工具,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第一次来时,被王熙凤简单打发了,而这第二次来,正赶上贾母要找个上年级的人说说话,要不然,同样会被打发开去的。从这一点来看,又让人同情。因此,“这笑”是含泪的笑,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这“笑”中反映的正是阶级对立,是等级制度。即使同为贾府中人,主人们是放荡不羁的笑,而仆人们只能是有节制的笑,因此这“笑”又是讽刺的笑,反映了深刻的思想主题……

  贾母王夫人商议给史湘云还席。李纨准备游园东西,刘姥姥上大观楼缀锦阁观看了一番。贾母拣大红菊花簪于头上,凤姐给刘姥姥插了一头菊花。

  刘姥姥夸大观园竟比画儿还强十倍,贾母叫惜春画大观园。刘姥姥夸惜春能干。

  贾母领刘姥姥先来潇湘馆,刘姥姥误认为是公子书房。来到蘅芜苑,贾母夸宝钗太老实,要为宝钗收拾房子,叫鸳鸯取东西来放。在藕香榭吃酒行令。刘姥姥欲退席回家而不得。黛玉行令时无意说“牡丹亭”、“西湘记”中两句词曲。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