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 正文

论语心得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17/5/27 09:37 分类:读后感

  论语心得读后感1000字(一)

  《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例如:“自行束修以上,我未尝无诲焉。”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不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此外,从“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说朋友送的礼物如果只有车马,没有祭肉,孔子也不会行拜礼)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重视祭祀祖先,即使别人送再多的东西,如果没有祭肉,主人也不会高兴等。

  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论语心得读后感1000字(二)

  读了《论语》一书,我感触很深,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还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体现,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

  其中几则令我印象颇深。

  第一则当然就是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

  多么勤奋的人,多么乐观的人,多么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不为君子谁为君子?这值得我们学习。学后复习,不仅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从旧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起讨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学习,真的是很快乐。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去为此恼恨、恼怒,应该用宽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别人,去原谅别人,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得“君子”。

  孔子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养仁德,就可以消除恶。的确,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是很重要的。

  《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不仅仅是现在,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后,它都会激励着人们不断的积极进取,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论语心得读后感1000字(三)

  一部《论语》不过两万字左右,其中“君子”两字出现一百多次,另一个《论语》的核心范畴“仁”也出现一百多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

  孔子对君子的论述林林总总,有理有据,详细严谨,塑造出了一套完整全面的道德标准: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守护志向,“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严于律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处事务实,“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注重承诺,“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知书达礼,“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恪守本份,“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独立自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坚持原则,“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善于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人谦逊,“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乐于助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心胸宽广,“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中有两处提到智、仁、勇,一处说道:“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另一处几乎相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庸》引用孔子的话:“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就是后世所谓的三达德。智为聪明智慧,仁为宽厚慈爱,勇为勇往直前,是孔子心目中理想而完美的人格品德。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孟子也说:“上有好者,不必有甚焉者矣。”顾炎武说:“士君子处衰季之朝,常以负一世之名而转移天下之风气。”王夫之说:“国有君子,国可不亡”。儒家将君子教化黎庶看作建立政治秩序的关键,正如孟子名言:“君子之守也,修其身而天下平”。

  时光荏苒,春华秋实,千载沧桑。君子总是令人敬佩,传为美谈;小人依旧被人不齿,遭受唾弃。屈原是君子,郑袖是小人;岳飞是君子,秦桧是小人;高攀龙是君子,魏忠贤是小人;谭嗣同是君子,袁世凯是小人……君子小人之间的矛盾斗争湮没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风烟深处,君子形象却如傲雪梅花一般愈显高洁。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君子人格的(m.lizhi.com)有益内涵是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合理资源,当今社会也需要君子精神:诚信、正直、高尚、坚毅、勤奋、进取、自信、乐观、互助、奉献、公益、关怀。

  君子之人,可谓和善;君子之家,可谓和睦;君子之国,可谓和谐;君子之世,可谓和平。

  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千变万化,但是传统美德不能丢弃,做人不可忘本,生活需要文化,文化需要根基,否则岂非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还需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条君子正道继往开来。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语重心长、气象万千的由衷慨叹。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