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读后感
时间:2017/5/13 09:47 分类:读后感
瞎子读后感(一)
《瞎子》写了一个双目失明的人经常收到别人的欺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被人逼着去讨饭,结果死在了那个漫长的冬天。
这个故事给了我强烈的震撼。也许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瞎子的悲惨命运是必定的。尤其是在乡间,没用的人就等同于有害的人,他们只会浪费东西,就如同母鸡把它们中间残废啄死一般令人恐惧,所以周围那些粗胚子发泄他们的兽性,惨无人道地欺负他来取乐,有时候他们在桌上他舀汤喝的盆子前放一只猫或一只狗;有时候他们就弄些瓶塞子、木头、树叶子、甚至垃圾让他嚼;有时候他们通过不停抽他的嘴巴来发泄心中的怒气,直至他最后死了才了断了他们对他的欺侮。看到这,我不禁觉得悲哀。他已经是一个双目失明又失去了亲人的残疾人,为何他的悲苦命运并没有终结。我悲哀的不是瞎子最后的死亡,而是人间已不复存在的温暖。“人非草木”,阳光给了一切生灵或非生灵一颗炙热的心。碧海蓝天下,人类左胸膛的那块冰为何化不了呢?
其实,我对瞎子的感情是复杂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想,他的结局也许也是他自己造成的。他没有办法改变他所生活的时代,但他有权利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既然被姐姐收留却是残酷生活的开始,那为何还要寄人篱下?为何不改变那凄惨的命运?“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想,当他那么卑微地活着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是“死了”的吧。他的死在于他没有为生存而竭力奋斗。他就是当代的“温室花朵中最丑陋的一朵”,我是痛恨无情的人们,但同时我也为他的不争气而悲哀!我认为,或许如果他改变对生活的态度,那他的结局也许会大不相同。那样,等走到生命的尽头,仍可说自己活得精彩过!
瞎子读后感(二)
有一群人总是呆在永恒的黑暗之处,哪怕在欢乐气氛中,也依旧是安安静静的待着,他们就是瞎子。
这群人在现实社会当中很受人们的同情,但在莫泊桑笔下的那位瞎子就更富有神秘色彩。
不知从何说起,想起他就能勾起我太多的回忆。他不是让人打骂,让人取笑的,他是值得人怜悯的,是值得人关怀的,他应该在昏暗的世界里得到阳光、温暖。在他的世界里,有太多的无助和无奈。他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无法得到亲人的关心,就连他的母亲对他也是凶巴巴的,无从知道他是如何熬过来的。文章一以揪心的一面来结尾,不仅让读者们在同情之下又多了一份可悲之情。
现在,我要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他。
也许在别人眼里,他被人惨无人道的取乐,就应该获得同情。但在其他人眼里,他同样是值得人厌恶的,因为,他的一声不响,受尽别人欺负也不知反抗,同样的人在他们眼里他不仅是瞎子,还是聋子、哑巴。
但我觉得:他不声不响的原因应该是:怕说出来的话(m.lizhi.com)在引起一阵的讽刺和嘲笑,怕再因为一句话而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他不敢反抗的原因就非常明显了:不仅是因为身体上的残疾,也因为胆小,从某个角度来讲他还是善良的,他不是不敢反抗,而是他怕因为自己眼睛看不见把别人打死,时间久了,他也就成了所谓的"懦弱"。
最后,就连临死的时候也闷声不响,最后换来的是被乌鸦啄走。换句话说,如果他的邻居们对他好点,哪怕是一口饭,他也不至于有这种下场。
我想,这篇文章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一个警钟,告诉了人们这样做的下场,让一些还在虐待残疾人的人们趁早悔改!
-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