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 正文

这条小鱼在乎读后感

时间:2017/4/20 11:54 分类:读后感

  这条小鱼在乎读后感(一)

  读《这条小鱼在乎》,我感慨很深。

  闭起双眼,想象幼小生命在浅水洼里挣扎;屏住呼吸,感受窒息的痛苦,一种内心的力量促成一股强大的拯救欲,似乎背负起了这群小鱼生存的责任。突然,一个声音响起:“你能救得了几条小鱼?你也太自不量力了吧!你以为你自己是上帝啊?”声音越来越响,如同被洗脑一般,拯救欲责任感被无情地挤压于阴暗的角落,直至那股被称为“爱”的力量崩溃了。“算了吧!”嘴唇不自觉地听从了那个声响,漠然于小生命的挣扎,漠然于小鱼窒息的痛苦。

  爱德华兹说过:“为别人的顺境欢欣令自己满足。”康德道:“爱是人类唯一的理性情感。”这不禁使人想起了巴老笔下的爱立克,为姐弟手足情而点灯日夜守侯;慈母为母子亲情替远行的游子缝织衣服;战士们为同胞之情以血肉之躯抗击千钧洪水……爱的力量造就了这种种不朽,爱的力量使人敢于面对挫折甚至死亡。爱,如同人间的太阳,把温暖与光明送往心灵的极地;爱,如同人间最大的泉眼,滋润着心灵的荒漠。

  然而,爱又如此脆弱,经不起那个噪音的蛊惑。孩子不想从中得到什么,他只是想着鱼。成人并非心中无“爱”,并非冷酷无情,但理智告诉他,他即将做的事仅是挽救鱼群中的百分之一,百分之零点一。于是成人看到了付出后的微不足道,小鱼在他们的价值天平上忽略不计,于是成人冷漠而退缩。

  “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像故事中的小孩那样,不计回报,让爱的种子播撒到有生命的每一方土地,绵延至千秋万代吧!


这条小鱼在乎读后感(二)

  我读了《这条小鱼在乎》的品德小故事后,感到故事中的小男孩非常有爱心,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学习借鉴,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抢救很多被海水冲上沙滩浅水窝里面临被太阳晒死的小鱼,而抢救一条条小鱼在大家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小男孩能坚持不懈抱着尽可能多抢救几条的心态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让我想到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小的好事等着我们去做,不能因为好事很小我们就放任不做,而是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改善、带动,从而扭转局面。所以,为了向小男孩学习,我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 要培养自己的爱心。要学会尊重生命、爱惜生命,还要尽可能保护弱小的生命,从小事做起,乐于助人,奉献爱心;

  二、 要培养从小事做起的良好品格。从小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不要眼高手低看不起小事,要从一点一滴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三、 要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要有爱主和恒心,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就要坚持去做,不能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半途而废,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那么任何事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条小鱼在乎读后感(三)

  最近学习了《 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深有感触。人活着应该多为他人着想。面对成百上千条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你也许没在乎,我也许没在乎,然而小男孩却在乎,小鱼却在乎。小男孩的可贵在于他能站在小鱼的角度来看问题。其实人与人之间何尝不是这样呢?同学、邻居、朋友之间,哪怕是路上、车上、船上不相识的人与人之间,如果大家都能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多为别人想想,一定会省去许多烦恼、误会、争吵与不和-谐。俗话说得好:理解少烦恼,误解生祸殃。一个心中时常装着别人的人,才可能心中装着伟大的祖国,同样,一个心中装着别人的人,生活才会快乐。 海潮将成千上万条小鱼冲上沙滩,搁浅在一个个小水洼里……一个小男孩在海滩上奔跑,他捧起一条又一条小鱼,奋力的将它们扔回大海。有大人道:孩子啊,别忙了,这么多的小鱼,你一个人救的完吗?再说,谁在乎呢?小男孩头也不回,说:小鱼在乎!这条小鱼在乎,这条,还有这条……

  “小鱼在乎” 每一次在和孩子们读起这篇文章时,我都会从“在乎”这一词汇中读到沉甸甸的道德分量,其潜台词是:还有我(小男孩)!我在乎小鱼的在乎!……据说,许多人读到这里时都禁不住潸然泪下——这就是“在乎”的感人力量。(m.lizhi.com)

  回想起自己走过的教书之涯,十几年的漫漫人生路,面 对自己的教育观、育人观、班级管理观,才猛然悟出,育之不当,乃源于“谁在乎呢?”不在乎他们的言行举止、感受、一颦一笑,乃至内心情感,孩子们何又在乎你——老师的存在呢?懂了在乎,转载自百分网 请保留此标记我不在盲目,懂了在乎,在我眼里,学生就是孩子——是一群正在成长的人。他们有理想、有自尊、有差异、有个性,他们天真、单纯、活泼 好奇、想学习、渴望关爱,于是我和他们谈学习、家庭、社会、谈对老师的感受。每一周中,他们总网会有个时间要求我和他们聊天,我很在乎,这时的我便成了他们无话不说的朋友,渐渐地,孩子们在乎了我这个班主任,晨训课上的一句话,课间、课堂上的一个眼神,甚至上课时,我在他们身边停留时间的长短,他们都很在乎,也就在这不经意间,我发现自己班级好“管”了!活泼了、团结了! 原因是否在于一个小小的“在乎”呢?“在乎”是否也包含着一种更高的境界呢?好几次听课,总感觉到一堂好课中,也源于这个“ 在乎”二字,老师在乎学生,学生在乎老师,这也不是教学的一种最高的境界吗?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