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 正文

儒家经典读后感

时间:2017/2/12 11:36 分类:读后感

  儒家经典读后感(一)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孟子》的读后感。

  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

  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儒家经典读后感(二)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在茫茫人海中,和所有心中满怀激情的年轻人一样慢慢的摸索前进。我一直认为:前人总结的经验教训固然重要,但真正来说,有些事情非得自己琢磨出道理来。 我们往往很容易被自己的惰性打败,很容易被自己的弱点打败,也容易受不良习气的干扰。《儒家经典语录》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段话是说:能够做到诚恳的人,往往是选择了善道而坚持不渝地实行它的人。这种人往往还要广泛地学习知识,详尽地探讨事物的原因,谨慎认真地思考问题,明确地辩别是非,并且切实地去做。“诚” ,是一种执着;“诚”,是一种信念;“诚” ,是一种精神。懂得笨鸟先飞,就是“诚”;懂得笨鸟多飞,就是“诚” ;懂得学以致用,就是“诚”;懂得契而不舍,就是“诚” 。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儒家经典读后感(三)

  读书不可死读,要有良好的态度、方法、意志。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先提出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意志来决定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本文中,孔子的言论有四则,告诉了我们一些学习的道理:少年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学习要勤奋,不耻下问;学习要坚持不懈,不得半途而废。有人曾讲过:少年时期学习,就像迎着初生的太阳走路;中年时期的学习就像头顶着正午的太阳跑步;老年时期的学习,就像提着灯笼在黑暗笼罩的迷宫中寻路。这些都充分说明少年时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高效的、最重要的学习时间段。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还要会思。只学而不思考则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只思不学,则因无新知识的不断汲取,此思就成为空想。善于学习的人,还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在学习中要做到勤学、善思、多问,要学会谦虚,不要觉得向别人请教就是不如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虚心好学,勤奋好学的人,成功才会眷顾与他。学习中遇到挫折与障碍,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在最后一次失败之后出现,切不可半途而废,在学习上就是要坚持学到一点就是一次进步。

  从《孔孟论学》的两篇文章中可知,学习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在读书与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批评与怀疑的精神。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听着老师授课,自己只需要接受知识即可。但是这样只会让我们更加迷惑,有的问题光听不思考是不会明白的。而现在我们缺的正是在课堂上思路随着老师转,积极思考,既听又思考,才能更加好的消化知识,存进大脑。(m.lizhi.com)

  但有些人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光自己低着头思考问题,这样既劳神又毫无收获。第一,不听老师讲解,再怎么动脑筋也做不出来;第二,该听的时候不停,错过了最佳时机,以后要补回来也很难。所以上课时必须认真听讲,吸收老师教的知识,并不断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学与思想结合。

  学与思缺一不可,它们不能独立存在,但结合在一起,会使学习不仅有效率,也有了很多乐趣。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