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雄的读后感
时间:2017/1/4 16:15 分类:读后感
关于英雄的读后感(一)
看完了《英雄的故事》这本书后,我深深的被书里面的英雄人物所感动,特别是“韩信受胯下之辱”,写出了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计前嫌的胸怀。他把别人对他的侮辱化成了自己不懈努力的动力,终于成为叱咤风云的战将,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真算得上是一位盖世英豪。
我想每一个朝代,都会有英雄出现,世事造英雄,古时候的英雄多半是在逆境中造就的。项羽,也是中国历史上众所周知的英雄豪杰,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具有“气拔山河”的豪气,又有“君人之度”的胸襟,他很重视感情,对士兵犹如自己的兄弟一样,哪个战士受伤了,他会送药递水,问长问短,甚至会为死去的士兵流泪。虽然最终他失败了,但是在众人心中他还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大英雄。
读了这本书后,我在思考英雄有时候也应该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人是英雄,这一点毫无疑问。可是我觉得,英雄不是一定要流血流汗,短胳膊瘸腿,牺牲自己才算的。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英雄呢?现在我还不能完全搞清楚,但我确信做英雄必须有付出、有努力。
关于英雄的读后感(二)
《英雄》这部影片的情节虽不复杂,但是哲理却异常深刻。
编导创作意图很鲜明,他将“无名”与“英雄”连接在一起,将“拼搏”与“放弃”统一起来。在这部影片中,对立两级相互转化着,尤其是“无名”在即将取得成功是选择了放弃,那是需要付出多大勇气的啊!要经历怎样的思想斗争才能做到的啊!
影片中陈道明那入木三分的洞察力中仿佛看到了他在宣泄自己真实的情感。在无名的“十步一杀”中我仿佛感受到取得巨大成功的巨大诱惑力。然而,就在那短短一瞬间,飞跃出现了质变,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换位。拼搏多年的无名将那心中希望化为泡影,将眼前就要到手的胜利拱手让给了别人,最终以放弃结束了英雄的壮举。
现在是一个缺乏英雄的时代,随处可以看见没有信心的人,在呼唤英雄的时代,影片来了个大逆转,英雄已经没有了雄心,没有胸怀天下二字。所谓的国仇家恨,个人私怨都是那么渺小,在这简单的“天下”二字里,却蕴藏了广博的内涵,小到单位,大到国家,再延伸至宇宙空间。
作为一个无名之人,当我在追寻一个自身无法实现的目标之时,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学会放弃,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关于英雄的读后感(三)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革命故事的书。这本书讲了许多英雄人物有:王二小、海娃、刘胡兰、潘冬子、雨来、张嘎、李爱民、黄继光、李大钊……其中我最喜欢革命小英雄雨来。
这个故事讲的是:小雨来的父亲是民兵队长,小雨来从小就有爱国精神。每次他打鬼子的时候,总是冲的最猛、打的最狠的一个。秋天到了,村子里开了夜校,小雨来也参加了,每次上课他都热血沸腾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撒下了让国家更加强大的信念。一天小雨来在家读书,家里没人。突然他看见李大叔跑进了自己家,他搬开墙边的缸对雨来说:“一会你把刚搬到原来的位置你就出去玩吧,记住什吗事情也不要管。”雨来刚把缸搬回原来的地就碰见几个带刀的鬼子闯进了自己的家,小雨来软硬不吃什么问题也不回答,鬼子十分生气就把他到河边准备用枪杀了他,在鬼子开枪的一瞬间雨来跳进了河里。大家都以为雨来死了,在河边哭泣,过了一会儿雨来将头钻出了水面,大家看见雨来没死都喜出望外。(m.lizhi.com)
读了这篇故事我深有感受,小雨来面对敌人的诱惑没有动摇毫无畏惧。在的敌人的枪口下依然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机智果断让最后让自己脱离了危险。而我呢?作为21世纪的少年的我,整天过着美好安康、无忧无虑的生活,吃着有营养的食品,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上课时,总是不爱动脑筋不爱积极举手发言;做作业时,碰见不会的问题一点也不思考就问家长。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多动脑,自行解决自己不会的东西,尽量不依靠家长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我要学习小雨来在任何情况下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机智果断不受别人威胁利用和爱国的精神。
-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