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话读后感
时间:2016/12/17 10:17 分类:读后感
多余的话读后感(一)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何必说?这句话,是瞿秋白《多余的话》里的代序。初看迷惑,当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瞿秋白自己口中的知与不知,恰恰影响了他的一生。
绅士,正是这个词让他饱受折磨,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儿时的他,就经历着母亲为了“绅士”而亡。在我看来正是从小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让他不会拒绝,让他不会为自己而选择。在整本书中瞿秋白都在自责与自我批判间阐述,这也是他对自己的反省与认识。从小喜欢文学的他,对文字有着热爱,书,自然也是他的朋友。饱读书籍的他自然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加上俄语的学习,更让他接触了俄国的文学,思想自然比别人开阔,即使不是准确的了解,但也在当时,成为了领跑者的一员。在他的自述中,他无数次的强调自己对政治的无趣,但在我看来,正是“绅士”这种传统的思想,让他受环境的影响,有知识,有才能就要施展,去为国家做些什么,像是考取功名一样,报效国家,在别人与他研究政治时,他也没有拒绝。而也许正是这样的开始,让他从此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也许只是一些快感,或者说是青年时的精力旺盛,为了成功时的愉快感,让他从此踏入政治,也致使后来离不开政治。
加入政坛的他,在文章中一直说自己在做错事,在马克思道路上常做错事,但我并不这么认为,相反我觉的,虽然瞿秋白一直诋毁自己的”贡献“,但我仍觉得就像毛主席说的,他的贡献是巨大的。
依我的拙见,在当时的年代,没有人能做出一定对选择,而且只有实际尝试过,才能下结论。瞿秋白在文中所说的,都是自己在生搬,而没有斟酌仔细考虑,可正是由于他博览群书,精通俄语,才能让这些不为大众所知的思潮在中国涌动。及时有些做法错了,但绝对不能排除他的正面贡献,排除个错误选项难道不是帮助么?或许是因为瞿秋白因自己没能尽其才而苦恼,因自己涉入政治的错误选择而苦恼!就像他说自己是文人,只会看表面的文人,而去治理政治,没有为人民倾其全力而讨厌自己。但政治并不是他的选择,所以凡人的他,无法在自己并不感冒的领域去驰骋,去创造奇迹。其实,瞿秋白最爱的是文学。
身入政坛的他一直没有丢失那份对文学的爱。在被国民党逮捕之后,他想到的就是文学上的良师益友鲁迅,瞿秋白与鲁迅的感情似亲兄弟,这或许是“知我者,谓我心忧”的原因。倘若瞿秋白能真正放下“绅士”的枷锁,政治的束缚,也许就不会有“一只赢弱的马拖着几千斤的辎重车,走上了险峻的山坡,一步步地往上爬,要往后退是不可能,要再往前去是实在不能胜任了”这样悲凉的自述,也就不会“非常地衰惫,丝毫青年壮年的兴趣都没有了”。
心情的沉重,是读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没有人会不为瞿秋白的自述所动容。一生都在为共产尽力的他,却一直都在强调自己的罪过,这何尝不让人怜惜。或许细读全书后,让我学会的,是怎么对待自己一生。不要被所谓的绅士而困,不要因放不下的“工作”而倦,如果自己不能了解自己,只会因求而乏。瞿秋白先生不接受歌颂,或许因为他并没有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而我们是否该警醒,去认识下我们自己呢?”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一个即将离开世界的人用积极的语言去描绘这个世界,难道他想暗示自己的存在是罪过?无论是文章最后自己的捐献想法,还是推荐佳文,都在告诉我们死亡对于他是种解脱。我只能认为瞿老放不下”时代“却又无能为力,希望能合理的解脱。或许那些他推荐的书,正是自己希望赏析却无缘相碰的。
多余的话,或许就是在描述瞿秋白在那时人们对他认识之外的瞿老,已经什么都改变不了,但希望还一个真实的瞿秋白给世人。也许我对这本书的认识是错误的,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何必说?“我一定要说给自己听。学会了解自己!
多余的话读后感(二)
最近看完电影《秋之白华》后,总感觉意犹未尽,对瞿秋白这个人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他的遗作——《多余的话》。在那个风雨动荡生灵涂炭之际,曾是中国最高领导的他,最后又会留下怎样的人生感慨呢?
正是带着这种强烈的好奇,我一气呵成的读完了他的《多余的话》,看完后久久无法回过神来,带给我的震撼实在太大,又带着重重疑惑认真地看了一遍,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来自秋白内心最真实的独白,竟是这样意想不到:他竟是在时势的逼迫下懵懵懂懂地走上中国最高领导的职位。一个一心只想搞文学的人,在那样一个暴风雨飘摇的年代,阴错阳差的走到最高领导的地位,对政治没有多少兴趣的他,却无意攀到了政治的顶峰,这其中的误会实在难以解释,他内心的煎熬也可想而知。
他死后,因为《多余的话》,这最后的坦白,还给他和他的家人带来重大的灾难和侮辱,可能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如果知道,他定然不会留下这《多余的话》,这些真实的内心坦白,也会随着他一起长眠地下,永无见世的机会吧,那么,真实的他永远也不会被世人所知了,而留下的只是一个虚伪的躯壳,虽然会受到后人的推崇和赞扬,但是对于历史他也只是一个虚像,一个看似华美实则虚无的领导者。
人之将死,其言也真。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毅然勇敢的选择直面人生,将隐藏在内心多年的话全然释怀,还历史一个真实的瞿秋白,也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做一次深刻的评析,把自己的罪过全然的摆在世人的面前,任人评论。这是一种怎样的大无畏的精神,在中国的历史上简直史无前例。
在中国,文人的骨子里都有一种追求美名的虚伪,即便是那些自诩清高,不为名利折腰的所谓高尚者,在他们的内心其实都渴望着功成名就,希望受人敬仰,所以,他们都会选择将自己完美的作品和高尚的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而对于内心阴暗的罪恶则完全的掩盖。而秋白呢?他却选择直面历史,直面人生,将那些历史的误会解释清楚,还原历史一份真实,对那些虚名和内心压抑的无奈彻底的释放,一切功过在历史的真实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想到这些,不禁对他油然而生一份强烈的敬意,一个敢于忠于自己的内心,敢于将自己的过错全然坦白在世人面前,尊重历史的真实,坦诚自己的人生,他是伟大的,即便那些坦白的错误,在后人看来也是一份真诚而勇敢的可爱。也不由得联想起十八世纪伟大思想家卢梭的《忏悔录》,它们都是对自己生命最后的坦白,对自己人生的深刻解析,将自己内心掩藏一辈子的独白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当然也涵盖了他们这一生犯下的很多错误及一些思想的污点,这样毫无遮掩的将自己的内心赤裸裸的坦诚出来,这份勇气和坦诚值得我们钦佩。
可是,对于他们这两部具有同样性质的遗作,却遭到世人不同的态度,卢梭的《忏悔录》享誉全球,而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却是知之甚少。面对这样的现状,对秋白,更多一份怜悯;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又多了一份理解;对于文学,也多了一份思考。因为西方文化自由开放的氛围,对于那些突破世俗的思想和言论很容易吸收,并发扬传播开来;而中国文化则一直推崇含蓄美,追求一种大同思想,对于那些直白的坦露就显得有些反感。另一方面,中国当权者正是共产党,他们的核心政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秋白却在《多雨的话》中表明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没有丝毫的兴趣,走上那条道路完全是一个误会,当权者当然也不会让他的这些思想言论传播开来,在文化大革命那会它还受到极大的打压了。虽然现在思想开放了,言论也自由了,但是毕竟传统文化还根植在我们思想骨子里,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的统治思想在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也不容动摇呀,所以,瞿秋白的《多余的话》还是很难在中国这片思想比较保守、思维比较禁锢的土地上大放异彩,这也注定它无法盛传开来,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会在历史的舞台上找到一个绽放的契机,像卢梭的《忏悔录》一样带来一场思想的解放,又或者它会永远这样冷冷清清的流传着。不管怎样,我都相信在历史的洗涤中,它都会守住自己的独特和真实。也因着这份真实的坦然,引发了我很多的深思,它也一定会给更多的读者带来全新的思考,关于人,关于思想,关于文化,关于自我,关于历史…
《多余的话》引发我思考的不只是这些,还有对人和生命更深刻本质的思考。在我没有读秋白的遗作之前,我一直将他定位在一个纯粹的坚定不屈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信仰者,一个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的领路人,一个骨子里正气凌然的文人,总之,是他那个时代所造就的典型的坚定革命者,为理想为事业奋斗不息的战士。然而,在我读完了《多余的话》后,他的这种形象在我心底完全打碎,这些刚毅有力的赞美之词用在他的身上完全是一种扭曲,就像他所说的“历史的误会”一样,完全是一种误解。
这个认识上的重大转变,引发了我久久的思索,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毫无政治头脑的无政府主义者,怎么就在一种无形的浪潮中被推上政治风暴的顶端,还在这条政治之路上走完自己的短暂的一生,难道仅仅只是他身上那点特有的中国文人的软弱和积习吗?肯定不只是这些,那个时期的文化浪潮对于他人生的走向也有很大的冲击吧,他也只是时势造就的一个压抑自己内心的畸形人物,在压抑很久以后,在临终的时候终于憋不住要全然爆发,将内心的真实情感宣泄出来,也不枉自己来这是残酷的现实走一遭。
在每个时代中,像他这样的人也是不可胜数,只是少有人敢像他这样完全的坦露出来,人总是想着即使离开这个世界也要将自己美好的一面留下来,而那些不好的则随着自己一起掩埋在土里永不见天日,所以,对于历史人物,我们看到听到的都只是一些美好的故事,他们也在不断的流传中渐渐被加以神化和完美化。可是,秋白着突破性的壮举,毁灭掉的不仅是他在我心中的完美形象,也毁灭掉了我一直以来对历史文人和伟人的盲目推崇的思维定势,而教给我一个深入人物的内心去了解一个人才能正真全面看清一个人,不要被许多表面的现象所欺骗而产生严重的误解和曲解。
此外,我也清晰的认识到:要看清一个人的内心,并不是一件易事,即便是朝夕相处的人,对他的习性和性格完全掌握的人,我们也很难读懂那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感受。因此,对于身边人所做出一些奇特而出人意料的极端举动,我们不能持有讽刺和嘲笑的态度,更应该怜悯和理解,静静地细心去了解和感受他们的内心承受的煎熬,并对之表现出我们应有的关切和友爱。特别是一个成功的人,我们不仅仅要看到他们身上所闪烁的耀眼光环,更要明白他们取得这些走向成功这一路所经受的心灵煎熬和身心折磨,或者更深入地想想,我们所羡慕的这些成功,也是不是他内心真心渴望得到的呢,还是他也只是被逼无奈以下走到这个自己毫不感兴趣的顶端,或许他的内心所向往的并不是这些。
人,时常在现实的逼迫下做一些违心的事,甚至一旦做了就无奈地做了一辈子,这也是无可避免的现状,真正能够忠于自己的内心,完全按自己的意愿一直生活下去的人又有几人呢?在可怕的现实面前,我们总是选择做自己内心的叛徒,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我们常常要改变自己的内心,其中也有好也有坏,在这些选择中我们多少次违背自己的内心,没有办法,人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就必然会被社会的潮流所左右,也会被自己的生活圈子所影响,而我们的内心却只是站在一个独立的自我思想空间,它与那个处所的现实或多或少有些格格不入,所以,我们有些时候也很难把握自己的内心方向,正如古语言的“无心摘柳柳成荫,有意插花花不开”一样。
……
千言万语说不尽此刻的感慨和深思,就让言语止于此,思想不断飞扬吧!
多余的话读后感(三)
《多余的话》是我常常阅读的文章之一,每次品读,每次都会有深深的感触。前几天刚就瞿秋白在文中坦诚磊勇的自白写了一篇读后感。今天比照着另一位当今文学大师的几篇散文作品,我再次复读了《多余的话》。我不得不说;瞿秋白的真诚与大师的做作,是真正地泾渭分明、立顿见优劣。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譬如大师那篇描写丑石的散文,无论是文章的结构布局、遣词用句,还是感情的抒发,无不让人感到虚假,再如那篇描写父爱的文章,虽然全文以酒作为主线,看似符合散文的写作要求。然而,读完全文,我的感受仍然是;情不真,意不切,虚假得很。还有那篇描写城西河沿的文章,根本就是一篇为文硬挤感情的矫揉之作。同样的题材,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及《我二十一岁的那年》就情真意切得多。
当然,我知道;百姓自有百种性格,文章的写读也是因人而异的。但,不管如何,如果要让人们去读一篇缺乏真情实意的作品,毕竟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如果,推而广之地把这样的文章作为优秀佳作来赞赏,尤其是在作秀之风盛行的当今社会中。那更是中国文坛上的悲哀了!
我非常喜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上的散文作品,几乎可以说每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随笔都是真情意切的优秀之作。也许,这是因为那时候的作家们,受中国传统文学与英美随笔作品的巨大影响,是有着很深远的关系吧。
如我所喜欢的梁遇春、徐志摩、周作人、鲁迅、郁达夫、丰子恺等作家,虽然,他们的文章风格截然不同,但是百变最后都‘归真’。他们的作品真可谓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再如英美散文随笔作家中的查理。兰姆、华盛顿。欧文、爱默生、梭罗、卢梭、哈斯莱特等等的作品,至今都是无人能够超越。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作品没有一篇是虚情假意,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应景之作。
如今,我也经常阅读发表在各类网络上的散文作品,用一句‘高手深藏在民间’的话,来概括我读网络散文作品后的感受,是非常贴切的。
比如有一个《人间四月》的博文作者,其所写的很多文章,词句清秀、情真意切,我的心弦常常会被作者细腻的叙写而拨动。还有很多发表在“散文网”、“散文吧”、以及“在线散文”上的作品,我觉得完全可以和三四十年代中的散文大家的作品相媲美。(m.lizhi.com)
可惜,我没有机会与这些作者取得联系,一如当年像《论语》、《创造社》、《七月》、《左联》、《星社》等等的文学社团那样,一批志趣相同的文学爱好者们能够经常会聚在一起,相互切磋交流各自的文学见解与心得……也许,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梦想,因为,我清楚,在当今价值观均以各自的财富有多少来作为评判标准的时代里。我这种愿望是非常迂腐的,可以说是完全脱离社会价值观的。
还是回到现实中来吧,文学只能是我业余时光的爱好。但是,不管社会是如何地变迁,时代是如何地前进。无论是在白日的商务活动中,还是在业余时候的文学写作中。我对真、善、美的追求应该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就像瞿秋白在他《多余的话》中所说的那样;“虽然我明知道这里所写的,未必能够到得读者手里,也未必有出版的价值,但是,我还是写一写罢。人往往喜欢谈天,有时候不管听的人是谁,能够乱谈几句,心上也就痛快了。”
-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