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 正文

海上钢琴家读后感

时间:2016/12/15 15:20 分类:读后感

  海上钢琴家读后感(一)

  《海上钢琴师》不愧为一部经典影片。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死在船上,只为钢琴而生的人的一生。他将一生所有的光芒撒在个这艘船上,短暂而凄美。

  主人翁(名叫1900)对于这艘船的爱恋不舍,可能类似于我们对于故土的一种眷恋。生于斯,长于斯,故土赋予我们生命以及生命里的一切,这艘船同样赋予他人生的全部价值和情感。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愿离开他的故土,纵然那土地贫瘠,荒凉,甚至充满危险,纵然外面的世界纷繁多彩,金银遍地,他们从不离开故土一步。对于1900,一个孤儿,他的全部世界就是这艘船,这里就是他的的家,他的全部快乐悲伤梦幻激情。可以说他对于这艘船的感情比任何一个人来的都更深沉,更灼热。所以即便是最后一刻,他仍然不会选择离开。

  片中最后一段,有主人翁的一段独白,他说他不走,不是因为他站在船板上看到的那些建筑让他感到畏惧,而是因为他看不到世界的尽头。是啊,钢琴的键有始有终,船的甲板有始有终,他可以用有限的键盘奏出无限的乐曲,他可以驾驭这种“有限”,在这里,他就是他。而这个世界呢,没有开始,没有结束,错综复杂的街道,星罗棋布的高楼大厦,有太多的路可以选择,他没有办法去驾驭。驾驭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音乐。他只能选择他可以选择,可以驾驭的方式生活,这种方式与世无争,平静自如,不受功名利禄的纷扰。如果一种生活方式,他无法驾驭,他宁可不要!我想这也许是他不选择离开的第二个理由。

  他内心的孤独,音乐可知,就如同他的语言,他用它来述说生命,表达情感。其中有这样的一幕,夜晚,在船的酒会大厅,他演奏着,钢琴随着在飓风大浪中左右摇摆船艘,在光洁的地板上,合着音乐的节拍,乎左乎右,时而转圈,时而滑行。让你感受到仿佛他整个人的身心和这音乐,这艘船,这大海早就融合在了一起。他说过,他的音乐和他的人不分开,所以拒绝发布他的音乐胶片。我想,他的内心里,也一定这样笃信,他的这艘船和他的人,不能分开。生命仿佛自他被抛弃的那一刻起,就和这船联系在了一起。音乐,船,他,是“一”,永远无法分开。船的生命结束了,相信他的生命结束,也似乎成为了必然。这也许是他不离开的第三个理由。

  对家的深深眷恋,对生存方式的抉择要求,以及早就融为一体的共同的生命,促成了他的悲剧。

  然而这真的是悲剧吗?就像戏曲在最高潮处嘎然而止,人生在颠峰时刻隐退,情人们相拥着步入婚姻,我们看到了最完美的一幕,之后呢?看戏曲渐渐索然无味,人生逐渐走向低谷,爱情继婚姻之后埋葬在数不清的家庭琐事里,这就是最真实的世界。他的死,至少震撼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我们谁也无法想象这样的一位旷世奇才,走下船舶,是怎样开始他平凡的人生,开始变得庸俗乏味,追名逐利。我们不忍心看到这里,导演自然也不会忍心拍到这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许算不得是一幕悲剧。

  现实生活中,对于别人的选择,我们会感到匪夷所思,就像这部影片一样,可能很多人也不解他的这种选择,但是,我想说,无论是谁,作出怎样的选择,无论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荒谬,多么的不明智,多么的让人不解,这都是他的选择。这个选择一定有他的理由,他的思考,你不是他,你没有经历他所经历的,你没有了解他所想的,那么我们唯一可以作的事情,不是述说我们的不解,而是握住他的手,微笑着说一句,Good luck!

  喜欢这部电影,喜欢1900,喜欢音乐,喜欢这一片湛蓝的大海。


海上钢琴家读后感(二)

  回家三部曲中最喜欢的就是海上钢琴师了。

  第一次看的时候很震撼,说实话还没细想就被电影感染了,再看时候,是浪漫到骨子里的忧伤。喜欢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虚幻的传奇,像是用胶片记录下的梦境,在意的,是梦的感觉和梦醒后的失落。

  终其一生,1900没有碰触过陆地的感觉,他是海的儿子,陆地对于他,不是家园,记得片中的一句台词,所谓的爵士乐之父轻蔑地称1900为“屁股下坐着大海才能弹奏钢琴的人”,但是个人认为,这句话,极尽嘉奖。大海是造物的奇迹,一直固执的相信,面对大海,能感受到这世间所有的传奇壮丽,海的平静,海的咆哮,海的低语,海的色彩…… 1900是否就是在那些个枕着涛声入眠的夜里,听到了海的歌声,体会了音乐的神奇,他的弹奏,是浩瀚大海的歌唱。

  1900的足迹在弗吉尼亚号上,长、宽、深,不过一条船的距离,但是,随着弗吉尼亚号在海上航行,1900遍访海的角落,他从来不曾离开大海。想起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同样是一个灿烂微笑的长不大的孩子,一个钟爱着大海的深情的男人。一个是站在悬梯上眺望陆地的尽头,一个是站在峭壁上凝望海洋的无垠,两个离不开海的男人,最终都与海洋相守。这两部影片让我思索,什么是自由。大家都知道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对于1900来说,无限的陆地不是自由,爱情也给不了他自由,他的自由,在于钢琴上88个键的弹奏。 1900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应付得来。走过跳板,前面有无数的键盘。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么奏得出音乐?那是上帝的钢琴,我弹奏不来。” 听1900说这番话时候,想起一副对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可下;地为琵琶路为弦,那个可弹。”自由不取决于你有多大的房子,而是你是否是房子的主人。

  看完这部电影,有一些怅然若失的感觉,如同1900所说 "只是街道,已经好几千条。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 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镜,茫茫无际,思前想后,那样的日子怎么过?" 这世间有太多的选择,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或许有时候在有限中更容易体会生活的真谛,专心的做一件事,聆听内心的声音。

  上帝把1900送来这人间,几十年的光阴,他安闲地享受也让旁人享受音乐的美好,只是,他终究不属于这个世界,声光伴我飞,他和弗吉尼亚号一起回到音乐响起的地方。

  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大海动荡的那个晚上,当1900弹着钢琴在大厅里徜徉,大海是他和钢琴的摇篮,如孩童般经历最纯真的音乐梦境。


海上钢琴家读后感(三)

  今天把《海上钢琴师》看完了,刚开始听到《海上钢琴师》的名称和看完简介后,我以为这是一部如《泰坦尼克号》般以凄美爱情故事为主线的电影。看完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虽然里面有一些爱情元素,但那并不是主要元素,主角的音乐才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m.lizhi.com)这部电影把主角打造得非常神秘,他的出生,他的钢琴技巧等等,都显得非常神秘,都是无迹可寻的。主角拥有一对忧郁的眼神,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一双如梦幻般的双手。他有着对人性的敏锐洞悉,总能一眼看出一个人背后的故事,这使他可以在船上的一小片地方通过船客观看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他总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这微笑是在嘲笑世人的虚伪吗?还是洞悉世俗的一切的自信呢?他弹钢琴时就像有四只手,如梦幻般,使人难以忘怀。他的一生都在船上,从没下过船,即使是要炸船也没下过船。他能够在有限的琴键,弹奏出无穷无尽的乐章。却不能在陆地上如无限的琴键中弹奏一首曲子。他在面对陆地的道路上时,对前途充满迷惘,只有在船上,才能找到他的最终归宿。他,生于船上,长于船上,死于船上。他在船上开始,最后也在船上结束。最终,他选择与船共同走向灭亡,这是他自己选择的一条路,这也是他找到的一个归宿。我如同他面对陆地时,对人生的前途充满了迷惘,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么,我的归宿又在哪里呢?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