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 正文

一篇八百字的读后感

时间:2016/11/10 16:47 分类:读后感

  一篇八百字的读后感(一)

  《骆驼祥子》这本书,我去年暑假读过,至今未忘其中的故事情节,这主要是老舍先生精灿的文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先介绍一下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是以平民出身儿跻身文坛的人之一,而始终保持平民风格,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城市平民生活大获成功者,唯老舍先生一人。我们常见的老舍先生的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二马》等,可惜我只读过《骆驼祥子》,且对老舍先生了解甚少,看来我得补习一下空缺了。那今天我就来谈一谈《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这个车夫叫祥子,之所以书名在祥子前加了个\"骆驼\"两字,是因为是骆驼救了他的命,使他拉上了人力车,所以因此得名,可见起名也有个技巧呀!如果此书定名《祥子的生活》则显得过于直白,毫无生趣了。

  老舍先生写文章——平易近人,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像有的作家写车夫是以知识分子来面对车夫,而他是平民对平民,架子放下了,去描写人物的形象就写得真,也容易感动人。

  我喜欢这一段文字: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新颜,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向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这一段文字便把祥子的性格与生活的环境介绍的清清楚楚,语言平实,但又不似白描手法干燥无味,正是文章的精妙所在。

  拜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后,给我的感触很深,老舍先生的作品一向都是很真实的,为了打造一个祥子这样的车夫,可见他一定深入地了解过,才塑造了祥子这样一个典型的车夫。

  文章一开始写明了祥子是一个高等车夫,他要强,朴实,有自信,剩吃俭用,早出晚归,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后来,经过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又被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终于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的一点希望,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坠落。

  祥子最爱的是车,从没离开过车,而文末祥子竟然连车都不想拉了,便可以清楚地见到他的理想已经没有了,不再追求,对生活已经开始厌倦,祥子的收场是他不要强了,没了干劲,没了理想,对生活的热忠也没有了。

  老舍不断强调祥子和其他车夫一样,突出了祥子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典型,一个例子,也更说明他的下场就是当时社会所有无权无势的人们的下场。

  老舍在鞭挞当时社会的同时,也对祥子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当时的人们寄予深深的同情。


一篇八百字的读后感(二)

  暑假在家,我读了好多的书,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一本。它是一本读后仍让人荡气回肠的书,一本歌颂英雄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书中主人翁保尔﹒柯察金是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着重塑造的人物,也为书中塑造了最为成功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在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的影响下,保尔认识到:一个人只有和祖国联系在一起,才能创造奇迹。他曾说过:“我赞成那种认为个人的事情丝毫不能与集体的事业相比的革命者。

  保尔在十二、三岁时,母亲把他送进学堂,因为他认为教书先生的不公平,教书先生的百般刁难,因而做出了复仇行动,很快,他被学堂开除了。又因生活的无奈,他被送到了一个饭馆做伙计。在那里,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在哥哥的帮助下,他被调到了电厂当电工。一些日子后,保尔偶然得到了一把手枪,因为杀了一个敌人,他为了逃避母亲、哥哥及生长的家乡,从那以后,他参加了革命。

  现实生活中,已不再要求我们像保尔一样一天发起十七起进攻城堡,也不要我们在身患伤寒的情况下踩着寒冷的烂泥去修铁路,但保尔那种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而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把崇高理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那种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百折不饶、勇于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却仍然是时代的最强音。

  钢是在熊熊烈火中燃烧起来,在高度冷却后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钢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就像保尔一样,为革命的事业坚持到底,无论多大困难,都不屈服,是真正的百折不回。当然,现在的社会和平了,已不再像保尔时代充满了战争,但生活和工作中依然会出现很多困难,仍需要我们用保尔的精神去克服它、战胜它。


一篇八百字的读后感(三)

  终于囫囵吞枣的读完了《狼图腾》,掩卷长思,被书中蒙古狼的聪明智慧所折服,油然而生敬意。

  主人公把我带到了文-革时期的内蒙古大草原。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油油碧草。成群结队的草原狼、悠闲自得的旱蹋远处白色的蒙古包和那袅袅炊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就是这种环境才有了“人与狼共舞”的壮美之音。

  人们敬畏狼。人死后尸体放到天-葬厂,让狼吃掉,灵魂才能升-天。才能去见腾格里(天堂)。然而人们又与狼搏斗。为了生存。就在这打打杀杀中凸现了狼的智慧和人的勇猛。狼的智慧过人,它们为了猎取食物能做出详细、周密的部署,而且绝对服从头狼的指挥。有着很好的团队精神。如,一夜之间羊圈里的羊全都被狼咬死。人们惊诧了。围墙很高。狼是爬不进来的。难道“飞狼”来了。人们惊呆了!其实。狼为了吃到羊,狼竟一个踩着一个作成“狼梯”一个一个蹬着它跳进羊圈。回来时亦如此,为了让最后一只狼能回来,它们把死羊摞高,让它跳出来。聪明的狼从不贪心,猎物时只吃个半饱。为了让自己能够很快的逃生。狼被猎人的夹子夹住腿,他会自己咬掉腿。逃跑。宁愿站着死,不做别人的俘虏……

  文中狼群与黄羊群的搏斗,与马群的搏斗,惊心动魄,气势磅礴。(m.lizhi.com)狼的围歼战、持久战、突击战不亚于人类。作者甚至怀疑人的战略、战术是从狼身上学来的。

  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狼斗的洪流中,草原狼被无情的人们杀绝了。草原的老人痛心的预言:没有了狼就没有了草原,没有了草原就没有了草原人的命根。狼的存在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没有了平衡草原就会退化。30年后,作者从返故地。看到是另一番景象。草原减少,逐渐沙化。狼洞口也结满蜘蛛网。已没有了策马驰骋蓝天下的潇洒。人们在有了美好生活的同时,失去了美丽的大自然。

  30年前的草原和草原人、草原狼就让他永远留在书中吧。留在读者的自由想象里吧!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